当归苦参丸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和实验评价的综合方法
姜源宽,张书萌,林景荣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 综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预测并验证当归苦参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当归苦参丸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SYBYL-X 2.0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体内实验对预测的核心靶点进行验证。 结果 共筛选得到当归苦参丸21个有效活性成分及213个药物作用靶点,疾病靶点3729个,133个药物与疾病的共有靶点。综合PPI蛋白互作分析与富集分析发现当归苦参丸的21个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46个核心靶点调控PI3K-Akt等相关通路的信号转导。分子对接结果显示,HSP90AA1和GSK3β与全部活性成分的对接得分整体较高。体内实验结果证实当归苦参丸可显著改善小鼠皮损状况,降低血清IL-17A的含量,并下调皮肤组织中HSP90AA1和磷酸化GSK3β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预测并验证了当归苦参丸通过调控分子网络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