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部假性毛囊炎1例
崔琳,谢冰欣,赵卓,张士发
东北国际医院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8年前右下颌出现一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因结节持续不消退而就诊。头发及胡须无卷曲,平时每天使用电动剃须刀过度剃须。专科体检:患者下颌部胡须较重,右下颌见一小片色素沉着斑,其下可触及一0.3×0.5cm大皮下结节,II度硬,界限不清,与皮表粘连,与皮下无粘连,皮温不高,无触痛。手术剔除一球形结节,外表为纤维组织。剖开结节后,发现内容物为一团由7根黑色较硬毛发规律盘曲呈同心圆线圈状。临床诊断:须部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PFB)。
讨论:PFB又称俗称剃刀肿块或毛发内生。该病临床表现为丘疹,脓疱或结节,多见于颈部或下颌角弓。胡须卷曲且经常刮剃易出现PFB。
PFB的发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毛囊外穿透,即刮剃后的毛发沿着其自然曲率生长,在距毛囊开口1~2 mm处穿透表皮;二是经毛囊穿透,即刮剃后的毛发尖端回缩至表皮下,并穿透毛囊进入真皮层。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毛发末端陷入真皮内是发病的关键和前提。基因突变也可能是PFB发病的原因之一。PFB的鉴别诊断包括痤疮、须疮、外伤性毛囊炎、皮肤毛发移行疹。
本例患者病史8年,皮损的内容物为蜷曲的毛发呈同心圆盘曲线圈状,这种形态在临床及文献报道上非常罕见。考虑患者因剃须过度,导致多根胡须末端反转,在真皮内较长时间缓慢生长,并在周围结缔组织压力下发生蜷曲而形成同心圆结构,由周围结缔组织形成假囊壁予以包裹所致。
激光脱毛和科学剃须可能是预防本病最佳方法。剃须时保留皮外毛干至少0.5 mm,可以预防毛发刺入皮内。治疗包括外用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外用维A酸,外用角质剥脱剂、抗生素或过氧苯甲酰凝胶、激光及光动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