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血管畸形临床疗效观察
赵卓 崔林 谢冰心 张士发
东北国际医院
目的 评估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血管瘤霜、局部强脉冲光、局部皮损内注射聚桂醇和平阳霉素联合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的366例婴幼儿血管瘤/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在我科连续治疗1年、年龄≤3岁的IH、CH和血管畸形(CM、VM及AVM)。排除其他类型的血管瘤、既往接受过其他方法及及随访资料不全和治疗时间<1年者。采用外用药(5%咪喹莫特乳膏、10%普萘洛尔乳膏)、局部注射(1%聚桂醇注射液、平阳霉素按比例配制)、IPL光子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采用4级分级标准来判定疗效:痊愈:瘤体完全消退,局部仅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失,少许毛细血管扩张;显效:瘤体消退≥75%;有效:瘤体消退25~75%;无效:瘤体消退≤25%或无变化。将痊愈和显效病例合计为显效病例。1.2 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为87.6%,其中:先天性血管瘤治愈率为39.4%,显效45.5%,好转13.6%,无效1.5%,总有效率84.9%;婴幼儿血管瘤治愈率为34.2%,显效56.3%;好转8.2%,无效1.3%,总有效率89.2%;动静脉畸形治愈率为30.6%,显效55.5%,好转8.3%,无效5.6%,总有效率86.1%;婴幼儿血管瘤+动静脉畸形治愈率为28.8%,有效率为57.6%,好转率为11.3%,无效率为2.3%,总有效率86.4%。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型血管瘤/血管畸形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0例患者出现36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主要为轻微破溃、瘢痕、萎缩、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和硬结等。大多数可以继续治疗,停止治疗后上述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血管瘤霜、局部强脉冲光、局部注射聚桂醇和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可逆。